一直以來,我都認為弦樂器演奏者與樂器,是無法被數位音樂的虛擬樂器所取代,軟體上,sinful orchestra vsti 曾讓我覺得表現不差,但是與真實樂器比起來,仍相距甚遠。我在北德州大學的電腦音樂實驗中心,也玩過他們的 East-West Symphony Orchestra,當時雖然已經是宣稱最昂貴且龐大的取樣音源,但演奏出來的效果在弦樂方面,一聽便知道是假的。
真正的原因在於演奏控制器的設計,如何讓演奏者可以輕易取得需要的音色,以及達到 portamento 的方法。我自己在2001年買了一台昂貴的 yamaha 電子琴,當時市價 280000 台幣,使用 VA 音源,配合水平的滑音觸鍵,除了管樂器極為真實之外,弦樂獨奏仍然差得很多,當時認為 yamaha EL-900 系列的琴很有表演潛力,但後來證實只能拿來當作興趣,音色技術上,也淘汰得太快。前一陣子教學需要,則玩了一下 Propellerhead Reason 的 combinator 音色,又試了 Miroslav 的小提琴音色,並搭配 after touch 控制,雖然樣本不錯,然而畢竟在 portamento 部份仍然無法自動化,此外,after touch 所控制的 vibrato 也因為軟體本身的取樣技術問題,而顯得非常不自然。
2007年 Garritan 所推出的 violin solo 音源,又查詢了一下 youtube 的展示,非常讓人驚訝,這種取樣技術的音色控制,竟然能夠做到如此逼真。目前僅有小提琴、大提琴音色。
除了使用到多數取樣軟體都有的 keyswitch 的功能之外,Garritan solo violin 及 cello,最大的優點在於可以自動做 portamento ,應該是利用 velocity 的方式來處理,若 velocity 較小時,則自動產生 portamento。另一功能在於 vibrato 的控制,可以用 modulation wheel 及 after touch 控制,但最重要的是,它的 vibrato 並非是使用傳統的 LFO 的方式來調變,這種以調變方式製作出來的 vibrato 是不真實的。 Garritan solo cello, violin 的 vibrato 是真實取樣,在 non vibrato 與 vibrato 的樣本間,利用MIDI控制器的 modulation wheel 做 crossfade 似的效果,被稱為 real-time timbre morphing,因此跟真的 vibrato 幾乎是相同的效果,使音色自動的在不同奏法的音色樣本間自然切換。aftertouch 則用來再度加快 vibrato 的速度。此外,Foot expression 控制器則用來切換四種不同力度的音色漸變。
整理之下:
velocity ==> 決定 portamento 的速度
modulation wheel ==> 決定vibrato 的速度
after touch ==> 進一步加快 vibrato 的速度
expression pedal ==> 決定不同力度奏法音色之切換
底下是 youtube 中,演奏 Garritan solo violin 的影片: